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计算机学院院长韩红桂教授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榜样”称号

发布日期:2024-11-13   来源:   点击量:


韩红桂院长 人物事迹

一、基本情况

韩红桂,男,汉族,1983年8月生,籍贯江苏泰州。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院院长。

二、主要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青年北京学者、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现任“数字社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计算智能与智能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教育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主任、“控制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学术带头人等,中国自动化学会环境感知与保护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控制与系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北京自动化学会理事等。

三、事迹介绍

(一)潜心立德树人 创新思政育人方法

“做一名好老师就是最幸福的事”。无论是学生心中的“拼命三郎”,同事口中的“钢铁侠”,还是团队成员的“主心骨”,领域内的“拓荒者”,在他看来,都不如做一名好老师,培养一个好学生重要。

自博士毕业第一次站上讲台,十三年来,韩红桂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始终秉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做学生良师益友”的育人理念,注重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的科研热情,鼓励学生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提高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与技能,促使学生养成面对问题能够主动寻求答案的习惯。

他倡导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课程+实践”“线上+线下”二元融合的思政育人理念。探索开创课程思政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作业论文等相融相促新方式,先后为本科生讲授北京市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新生研讨课》、《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认知实习》等,课堂教学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他强调学以致用,创新《自动控制原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方式,主导创建了“城市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将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等项目,引导学生以志践行,知行合一。指导学生多次获得“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励,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他创新的思政育人理念相继获得中国国际电视台、北京卫视、北京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二)推进科教融合 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坚持科研也是育人。韩红桂始终践行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育人模式,将前沿的学科知识、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科研项目研讨等教学方式,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作为“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教育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主任,他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任务驱动下,创新开展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与能力。

紧跟学科前沿及研究热点,通过每周例会、专项研讨与项目组会等研讨形式,倡导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营建奋发向上的科研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重视研究生科研兴趣与创新能力培养,依托国家重大课题,用好用足学校研究生创新教育激励政策,鼓励研究生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积极开展原始创新。

近年来,先后指导2名研究生获评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含提名)、1名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已毕业研究生获评北京自动化学会优秀研究生3名、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20余名。先后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称号;育人模式获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

(三)坚持传承创新 打造高水平育人团队

研究团队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团队带头人,韩红桂创建了“典型资源循环利用智能控制”育人团队,注重凝聚团队核心力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有组织科研。

坚持潜心育人,团队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正奋战在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科技前沿。近年来,先后向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等企业输送一批高水平人才,成为服务国家和地方建设的中坚力量。

坚持需求引领,团队积极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课题与重大工程项目研发,现已培养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含海外)2名,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入选者1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名等一批环保自动化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目前,团队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典型资源循环利用智能控制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先后获评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中国自动化学会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创新团队等。

(四)积极服务社会 创建高质量育人平台

育人平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面向我国典型资源循环利用的重大需求,以提高资源效率为导向,韩红桂提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育人功能,围绕制约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优化运行的共性科学问题,深入开展了城市污水处理智能优化运行控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智能优化控制“北京方案”,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优化运行控制成套技术及系统,部分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解决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关键瓶颈问题。

目前,相关技术已在北京、广东、山东、江苏、安徽等17个省(市)污水处理厂成功应用,实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低成本稳定运行,推动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关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级学术论文、第七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等),获授权中国/美国发明专利100余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日内瓦国家发明展金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新奖一等奖(金奖)等。

结语

三尺讲台,一片丹心。从教十余年来,韩红桂潜心教学,矢志科研,从一名北京市优博论文获得者成长为一位北京市优博论文指导教师,在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科技创新方面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培养出数十名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取得了突破性科技成果,创建了高水平育人平台与育人团队,为提高学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科技自立自强实力,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路遥不坠青云之志,行远更坚树人初衷。在国家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北京工业大学奔赴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征途中,韩红桂将始终心怀梦想、步履铿锵,坚定前行。